2018年10月
為積極配合我校開展的“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2018年10月30日🙋♀️,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工支部的黨員們參觀了人民日報新媒體在京舉辦的時光博物館展覽,在時光穿越中回味、體驗改革開放四十年中社會的發展。
時光博物館在京開放時間僅有數日👁,一時間吸引了大量參觀者🏊。活動當日💆🏿♂️,老師們一早便來到位於三裏屯的博物館,雖然十點才正式開放👩🏻🍼,九點剛過,門前就排起了長隊🫵。這個帶有快閃特色的博物館為兩層紅色建築,“時光博物館,1978-2018”的字樣在藍天和陽光的襯托下分外醒目。支部成員們在等待了將近兩個小時後終於走進了博物館大門🏷。

一踏入博物館🛷,我們便來到了時光隧道,穿越時光,我們隨著隧道圍墻上面的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成就回顧歷史的榮光,心中充滿自豪🍰。

隨後我們便開始在博物館中回顧祖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歷的變遷。時光雜貨鋪裏👨🏿🦳,我們重溫了兒時最熟悉的小賣鋪櫃臺、餅幹桶、泡泡糖🙎🏿♀️。人們的生活中原本是“有票券走遍天下,無票券寸步難行”。在九十年代初的大學校園裏,我們還需要使用糧票。而現在我們“一部手機買遍天下”,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生活從貧瘠到豐富多元化發生了巨變👨🏻🦲。在奇妙時空屋裏,大家看到了兒時的黑白電視,小朋友的三輪車,夏天的蒲扇👨🏽⚕️。

在聲音博物館中,我們體驗到老北京春夏秋冬四時聲音的回響:晴朗天空下的鴿哨🥑、走街串巷小販的叫賣、磨剪子磨刀師傅手中的鐵片聲音🎥,讓我們感受到北京的過往為人們留下的最真實的獨特回憶💆🏼。歲月鎏金板塊布置了滿墻的電視機💶🧔🏼,播放著四十年來大家熟悉的各種影視劇集🧗🏼♀️、動畫片🥽,展示著四十年來娛樂生活內容的變化👋🏼;聆聽時光主題墻上則掛滿了磁帶,通過創意展陳的方式重現當年的音樂🏂🏽。

大家有感於展覽館布置的各種充滿美好回憶的詞句😚,在磁帶墻前開心地舉牌合影🧎🏻。

博物館的二樓展廳布置了多項非常受歡迎的互動活動。時光打印機可以為大家打印出生當天的報紙,並將本人的頭像引到報紙頁面上,獲得專屬自己的時光記憶。定製版時光瓶可以將自己的名字印到瓶身上🤾🏽♀️,作為時光專屬紀念。參觀者還可集齊印章,獲得年代照相館拍攝懷舊照片的福利。在歲月交通局,我們還看到了第一輛飛鴿自行車💁♀️。展廳中各個年代的公共汽車票🪮、地鐵票👷🏽♂️、公共交通月票的展示,把參觀者瞬間帶回到曾經生活過的年代。回顧四十年來人們出行方式發生的改變🧚,我們感慨著“中國速度”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參觀活動結束後,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黨支部的黨員同誌們感慨萬千。時光穿越展現的祖國建設蓬勃發展使人心潮澎湃🐀,各種互動體驗更是讓大家感到樂趣無窮💇🏽♂️。

參觀後,老師們紛紛發表了感言。到了晚上🎅🏻,還有老師在微信群中回味白天的參觀歷程👨🌾,感慨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四十年來各行各業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彰顯了我國各條戰線工作者偉大的愛國奮鬥精神和牢固的家國情懷,激勵我們立足崗位,追求愛國奉獻的新時代價值。結合高校教師的本職工作🤾🏽♂️,我們肩負立德樹人的歷史使命⚾️,應更加充分地發揮黨員知識分子的先鋒模範作用⏬🍫,身體力行、率先垂範📽、踴躍創新、建功立業,積極投入雙一流建設的熱潮⛩,融入到黨和人民新時代的偉大奮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