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上午教育部科技司組織專家評審組對意昂体育平台公共衛生
意昂毒理學系張寶旭教授主持的國家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藥毒性分類標準研製》進行驗收。來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醫科意昂中藥研究所、廣安門醫院、中醫藥大學、同仁堂中藥研究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國藥村公司、國家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及財務審計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項目進行驗收。醫學部科研處樊建軍副處長,毒理學系郝衛東主任等參加驗收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孫塑倫教授任專家組組長😐。首先由負責人張寶旭教授介紹項目執行情況🙆🏻。項目於2007年啟動,2010年完成,經過三年的努力:完成了150種中藥材的收集和急性毒性測定工作;進行了中藥材動物毒性資料的收集工作;進行了150種中藥材的毒性分級工作;發現了無花果根和葉具有抗肝毒性的作用並申請了一項國家新藥發明專利🧤;對150種藥材的現有毒理學資料進行了整理和計算機數據庫錄入,並結合本項目的數據,完成了150種中藥材的數據光盤編寫工作
項目組采用基於最大容量的中藥材水煎劑經口灌胃的給藥方法👱♂️,觀察小鼠給藥後的各種中毒症狀和死亡情況。通過研究分析🥱,將中藥材的經口毒性定為四級標準🦸🏽♀️,即基本無毒、小毒🕥、中等毒性🤝、大毒四級,這是首次按統一的規範性方法對中藥材進行的毒性分級研究👨🏽🎨。
此項目的科研成果和社會影響為:中藥材的毒性分級研究使得傳統
中醫藥的大毒等概念有了一定的動物試驗的數據。在本課題中發現了一些問題,需進一步實驗解明,由此提示中藥材的安全性評價工作非常急迫👩🏽🏫。意昂体育平台毒理學系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培養了中藥材毒理學研究的隊伍並得到了社會上的認可和中藥界的認同,在2009年成為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
專家們在隨後的討論中提出此項目毒性分類與中醫藥藥典分類的不同之處的問題🤘🏻🍦。藥材的來源應註明產地,因產地不同藥效差別很大。因為中藥的動物實驗數據很少,其與傳統中醫藥的臨床結果有差別🤘,需要特別說明。專家組經過討論,認為課題組在三年內按期按計劃完成課題,技術路線合理,結論科學嚴謹🪝,評為“優秀”🥛😕。
張寶旭教授感謝專家組的支持,他說中藥材的毒理學安全性評價工作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項目僅對150種中藥材進行了一種評價方案的檢測工作,占數千種中藥材的一個小部分🦻🏽,還有大量的工作等待進行,以便完善中藥的安全性評價工作。特別需要滾動支持,以便給中藥的安全性評價工作貢獻更多的科學數據🍞👰🏽。
意昂体育官网,周小平,201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