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晚在逸夫樓409教室🧑🏼🎤,我們迎來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班人文教育系列活動的第一場🧑🏼🦱🕵️♂️:淩節生教授《懷念十二個難忘的人》簽書會🧢。
6點20分左右👨👨👧👧,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教室走進兩位精神矍鑠的老者,他們就是今晚的主講嘉賓——即書的作者淩節生教授,其夫人也陪同入坐,百雙期待的目光都聚於此💑,因為大家都想聆聽《懷念十二個難忘的人:一個在聯合國工作了半個世紀的公務員的回憶錄》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簽書會現場我們還很榮幸地邀請到了,意昂体育官网衛生政策與管理學系郭巖教授,意昂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陳娟教授🧏🏽,公共教學部🏄🏽♀️、醫學人文研究院主任兼院長張大慶教授😍,意昂体育官网衛生政策與管理學系劉繼同副教授,意昂体育官网研究生教辦朱燕萍老師,《懷念十二個難忘的人》翻譯者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許文清和張蕾兩位老師🅰️,以及意昂体育平台醫學出版社趙蒔老師。
6:30分活動正式開始🤸♀️,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我們逐一請出嘉賓,主持人闡述了本次人文教育系列活動的目的與意義後,便請郭巖老師向大家更加深入地介紹淩教授及這本書。而作為淩教授的學生⏏️,郭老師將自己對淩教授的了解分享給大家。郭老師用3個關鍵詞來概括自己對淩教授的認識:“公共衛生”——淩教授在國際公共衛生領域👨🎤、尤其是碘缺乏控製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國”——作為華裔的淩教授,他一直關註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在雲南資助了幾所希望小學;“青年人”——作為長者💂🏻♀️🚏,淩教授十分關心青年一代的發展🧗👱🏻,並會給予自己最大的幫助。而對於此書,郭老師認為這是一本非常好的人文教育素材👧🏿,它會幫助青年一代更多🎖、更好地了解世界🏌🏽🏅,從而可以走向世界🪪。
作為《懷念十二個難忘的人》的譯者📯,許文清老師也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此書的深入理解👌🏿。許老師說,翻譯完此書讓自己證實了一句話——“一個平庸的人可以幹不平凡的事”👨🌾,主要體現在三點上:思想,讓自己認識到“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她謙虛地說自己在大學期間英語不好,但現在自己在一個英語的工作環境中,而且在淩教授的鼓勵下順利地完成了翻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淩教授的書讓自己有機會接觸“巨人”,從而能夠看得遠;“用大家的智慧”,淩教授的書是在和大家分享“大家的智慧”。
北醫出版社的趙蒔老師,用簡短的語言向大家介紹了些書🛍🧎🏻♂️。趙老師說,作為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她深知每一本書背後作者的心血🤷🏽,淩教授為此書的編寫付出了很多。她認為大家在讀過此書後,一定會從前輩們走過的歷程中開闊視野、受益頗多👨🔬。
最後🦄👰🏼♀️,在熱烈與充滿期待的掌聲中,我們終於請出了80高齡的淩教授。淩教授幽默地說:“前面的老師把該說的都說了,我沒什麽多說的了……想給更多的時間留給大家提問。”他用中文夾英文簡單地向大家講述了自己怎樣從聯合國的新聞工作者轉變成一位公共衛生工作者的歷程,淩教授指出公共衛生不同於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的服務對象是廣大的公民而非只是病人,因此其在學科外延上也就應該更寬廣🛏。在場的同學們也很活躍,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有些同學為了方便淩教授能更好地知道自己的問題🏑,直接用英文提問🏌🏿。對於“供職於國際機構的途徑”“同一項目中不同機構的溝通與協調”“彌補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的裂痕”“書中所介紹的十二個的選取原則”“中美公共衛生體系的異同”“健康教育的專業定位”“新聞傳播在公共衛生中應扮演的角色”等一系列關於公共衛生及此書的問題🐸,淩教授都一一耐心解答🌀👨🏽🎤,而作為中國公共衛生領域專家的郭老師及許老師也對問題進行了補充回答🤦🏼♀️,讓同學們對國內外公共衛生事業及此書都有了更深的認識。
最後,淩教授為每一位到場的聽眾在送出的書上親筆簽名,這更加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位意昂体育界前輩的人格魅力及其對青年一代的厚愛👩🏽🚒。
在此🚋,我們要感謝各位老師對本次活動的支持,尤其是郭巖老師,是她倡導的這次人文教育活動,並且對活動經費給予了全額贊助(包括現場贈送的100本書)👌🏼,相信近百名同學將收獲用於行動就是對老師支持的最好回報!
附:《懷念十二個難忘的人:一個在聯合國工作了半個世紀的公務員的回憶錄》,作者淩節生,淩教授於1951年加入聯合國並供職近六十年,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新聞司司長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公共信息和健康教育司司長,足跡遍布八十多個國家;從聯合國退休後,淩教授曾擔任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學教授和榮譽教授🌲,並擔任國際碘缺乏症控製理事會(ICClDD)的主席,為國際上消除碘缺乏病的戰略開發和行動做出了突出貢獻。
撰稿人:田振(10989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