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意昂体育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衛生經濟和衛生政策研究🤾🏻♀️,多次參與九三學社相關課題調研,建言醫改,曾主持衛生部委托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評估研究、第三次和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城市外來農村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和醫療保障研究以及城市社區衛生機構籌資與激勵機製研究等多項課題。

“影響因素太多了,改革決非一朝一夕的事。”近日,記者就公立醫院改革的問題采訪全國政協委員、意昂体育副院長吳明時,她很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日前,由衛生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五部委聯手製定了《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同時公布了16個試點地方😚。經歷了相關各方反復博弈和老百姓漫長的期待🎅,“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公立醫院改革終於正式起航,但試點仍意味著實驗🔘,在未來三年♥︎,這項改革還有更多難題有待破解,公益性如何實現?取消藥品加成能給老百姓帶來多少實惠🙅🏽♀️?公立醫院管理體製的頑疾能否根除👈🏿?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吳明委員一一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記者👣:公立醫院改革最搶眼的一個亮點就是突出公益性🔲,很多人希望借此解決“看病貴”的問題🧑🏻🔬,您怎麽理解公益性?
吳明:看病貴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醫療保障水平不高,公立醫院激勵機製方面的問題🤹,醫療資源配置和醫療服務系統的問題等等,不是僅僅靠公立醫院改革就能解決的。所謂公益性就是公共的利益,也就是全體老百姓的利益。全體或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實現了,公益性也就實現了。公益性的實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老百姓能享受到適宜的醫療服務🧠,二是他們在經濟上能夠承受🦹🏼♀️。目前由於公立醫院管理體製、激勵和約束機製等方面的問題,出現了公立醫院公益性淡化🤼♀️,主要表現在👩👩👧👦:一是醫院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有選擇地提供服務🎵,一些老百姓需要但醫院虧本的服務醫院不願意提供🤚;二是存在過度提供服務🦶🏻、傾向於提供高價格服務的行為。此外👨🏽🎤💌,一些公立醫院不願承擔太多社會責任,這也是造成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淡化的原因🌃。
記者:目前輿論討論最多的是“醫藥分開”問題,《意見》中提出改革以藥補醫機製,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現在這種取消藥品加成的改革試點已經開始了,您認為這會帶來什麽樣的變化?
吳明🫕:醫藥分開主要指改變“以藥養醫”的機製,從體製、機製上切斷醫院與藥品銷售之間的利益聯系。目前采取的措施是藥品實現“零差率”。但是這一措施能達到什麽效果還有待觀察。藥品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復雜,需要多項措施配合🤽🏼,不能指望一項措施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有人理解醫藥分開是將藥房從醫院中分離出去,我不想對這種理解做評價🧑,也不想談藥是否能夠從醫院分離出去,只是從切斷醫生與藥品銷售利益的角度考慮🫃🏽,如果醫生仍然可以通過其它途徑獲得提供某種藥品的好處,其行為跟以前沒有什麽本質性的區別,與病人在哪裏取藥關系不大☝️。所以,應系統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綜合采取措施🏄🏽👻。
記者:也就是說目前老百姓醫療費用的升高🦸🏻,藥品加成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您認為還需要什麽措施?
吳明:還需要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現在醫保采用的是按項目支付的方式,應該改為按病種🏧🤿、診次或人頭付費等預付方式🍯。由於預先確定了支付標準💇,醫院和醫生預知醫療資源消耗的最高限額,出於成本核算考慮,促使醫院和醫生主動控製成本,盡量不要給病人安排費用昂貴的檢查項目😁,盡量開價格低廉的藥✩,可以從機製上促使醫院提供適宜的🏊🏼♀️、費用合理的服務👮🏻♀️。
記者🖌:當前公立醫院運行機製被人詬病最多的是依靠醫院創收💵,盲目將醫療衛生服務市場化,您認為市場化是否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