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8日下午,意昂体育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北醫三院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藥學會常務理事、藥物流行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詹思延教授圍繞“循證醫學與循證公共衛生決策”這一主題🤦🏽♂️,向大家介紹了公共衛生領域循證決策的重要性🧓🏽。

詹教授首先從循證醫學的起源講起🕺🏽。“循證醫學”誕生於1992年,循證醫學最初所指的證據是來自以人為基本觀察單位的🏄🏽、關於健康和疾病一般規律的科學研究結果,可以直接用來指導臨床實踐的研究證據🦫⛱。隨後🏊🏼♂️,循證醫學在國際上迅速崛並產生巨大影響,我國的專家也積極參與循證醫學的研究與探索♿,成立了考科藍組織以及循證醫學中心🤺,作出了大量的工作與成績🙎🏿。詹教授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中給大家講述了這一學科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在場聽眾感慨頗深。

欣賞完循證醫學的發展史之後,詹教授給大家拋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我們的公共衛生決策需要循證決策嗎🍩?詹教授提出,發展至今,循證醫學的內涵和外延其實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循證醫學已不僅僅局限於臨床病人😎,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群,變成一項全民性的健康事業。
隨著社會進步發展,公共衛生目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應對稀缺的衛生資源問題,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如何應對群眾要求政府行政公開透明的呼聲。這一切問題都預示著我們在未來,公共衛生決策要走上循證實踐的道路。循證公共衛生決策,是指我們應用科學論證的原理⚖️,包括系統地利用數據和信息系統,適當采用行為科學理論和項目計劃編製模型👑🐸,在公共衛生領域製定、實施有效的項目和政策👩🦼➡️,並進行評估😄。政策的製定應該是基於已有的最佳證據,而不是為了應對短期的外界壓力;政策的推行應該治本而非治標👩🏼🎓;公共衛生政策應該是靈活🛬、創新的👨🍼,而不是封閉、官僚的;決策者對待民眾,應該是促進依從,而非回避或欺騙。政府應該將政策的製定視作是一個連續的學習過程🦶🏼,而不是一系列的一次性行為📡。我們要加強對證據和研究的利用,以便更好的理解我們有待解決的問題🧎➡️。
緊接著詹教授給大家系統講解了開展循證實踐的方法和要點。采用PICO格式形成研究問題:首先是提出問題;然後通過檢索和收集最好的相關證據;緊接著評估證據;綜合應用證據;最後評估效果不斷改進。在科學實踐中,要多思考權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思考決策時要始終記住三個要點:證據的真實性、重要性、可用性。詹教授告訴我們沒有哪一種方法是完美的,我們要學會質疑,勇於探索,以金標準為試金石🦸🏼,牢記知情同意原則,讓知識指導實踐過程。
講座之後,在場聽眾表示對循證醫學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並充分認識到:科學的實踐循證衛生決策必能促進公共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8️⃣。
意昂体育
2018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