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始建於1950年🦃,為我國最早的流行病學教學與科研機構之一,曾為我國相關院校培養了首批流行病學師資🤾🏽♂️。幾十年來為全國輸送了大批從事科學研究與管理的優秀人才。2001年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被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目前的學科負責人是意昂体育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胡永華教授🛑。學科的主要建設成果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學科隊伍
目前的學科梯隊較為合理、完整,共42人。包括教授15人,副教授9人,講師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6人🙋♂️,占62%。本學科擁有一個部屬重點實驗室👫🏼,即生育健康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多位教師在國際🪲、國內專業學會或協會上任職🗽,例如: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成員🔲;教育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秘書長👲;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主編、副主編等。
2. 教育教學
本學科承擔第2-6版全國統編《流行病學》教材的主編工作,目前正在主持第7版教材的編寫🚀🛍;並主編了一系列流行病學教學參考書🧗🏿🥕、學術專著、科普著作、國外譯著等🛌🏻,累計編寫字數近7000萬字。本科《流行病學》獲國家精品課程🦙。流行病學教研室自成立之日起,累計培養碩士257人,MPH97人🧑🦽,博士110人,在職人員27人🧙🏽♂️。
3. 科學研究
結合學科基礎和我國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到目前為止,本學科發展確定了多個研究方向,主要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遺傳和分子流行病學、健康指標綜合評價🤟🏻、藥物流行病學✍🏽、生育健康流行病學、藥物依賴流行病學等🫂。2001年以來👱🏽♂️👼🏿,本學科共承擔科技部(包括973、8630️⃣、科技支撐、科技攻關、自然科學基金等)、衛生部、教育部、國際合作項目及其他合作項目近200項,累計科研經費超過7000萬元📈👨👩👧。SCI收錄論文上百篇😄。獲得了22項國家級或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及1項發明專利👱🏿。
在國際交流方面,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日本等國家的多所著名大學或醫意昂建立了聯系。2006年以來,派出進修學習30人次;國外來訪學者20余人;並聯合主辦各種國際性培訓課程和國際會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