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瑞驄教授是北京醫科大學元老之一。他現在還在為北醫大“2l1工程”努力工作著🤍。1940年😍,他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醫意昂👩🏿🏫,1946~1951年先後在北京醫意昂公共衛生科與衛生系當助教🤸🏿♂️,主講公共衛生學。他在早年以專業為掩護從事地下黨工作期間,精力充柿,求知欲強,勤奮好學,學有建樹。他那以誠相見的人品🤸🏻♀️,更博得教授們的好評‼️🛖。他一邊教學🙇♀️,一邊開展預防斑疹傷寒和白喉的研究,還曾與方亮教授等到北京近郊什坊院建立衛生保健站🧓🏼,進行農村衛生調查與防治疾病。這些都為他以後在預防醫學👬🏼、農村衛生與醫學思想理論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49年以來1️⃣,他長期擔任學校領導工作,歷任意昂体育平台醫意昂秘書◽️,北京醫意昂院長助理、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書記,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現任校務委員會主任和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教授以及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他數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與北醫人同心協力㊗️,為北醫的醫療👨🏼⚕️、教學🙍🏽♂️、科研以及院校的建設與發展,躋身於國際一流醫意昂校之林奉獻著。
執著堅持理論思維 註重自然辯證法的研究與應用
恩格斯曾提出🐊:“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這是彭瑞驄的座右銘🙍🏿♀️。他身體力行,早在1956年就參與了全國哲學規劃中關於自然辯證法部分的製定,自此,他致力於自然辯證法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鍥而不舍👬🏻,卓有成效👩🏿🔧。1992年被選為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
50年代👮🏿♂️🙋🏻♀️,他在北醫組織哲學研究小組💱🌠,並在《北京醫科大學學報》上以筆名發表了“預防為主的哲學思想”一文,對預防醫學的發展和預防工作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70年代末,為倡導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指導醫學科學的發展🕳,他在北醫政治理論教研室建立了自然辯證法教學組🚵🏿♂️,並給研究生開課👳🏼♀️。1979年6月,吸收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第一線工作的幾十位專家教授、教師和哲學自然辯證法工作者🏄🏽♂️,成立全校的自然辯證法研究組,推動了北醫自然辯證法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並於1980年6月出版了《醫學與哲學文集》🫢,書中包括醫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特別是對於臨床觀察法🖖🏼👧🏼、動物實驗法、群體調研法等的評價和運用問題🤲;對人體從量子到生態系統的多層次辯證關系、生命觀、人體觀、健康觀、疾病觀、治療觀、醫學觀等問題的探討。正是基於這種理論思維的鍛煉和深化🧘,1979年12月,由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倡導、彭瑞驄等組織的“全國醫學辯證法講習會”在廣州召開🧤。與會者根據國情👨🏼🦲,提出了“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三支力量長期並存的方針”👩🌾。這一方針既受到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工作者的擁護,也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並對衛生部正確製定“六五”期間我國衛生工作方針起到了積極作用。
80年代,彭瑞驄的學術思想更加活躍。1983年,他與艾鋼陽、邱仁宗等共同討論確定以臨床思維為主題🏋🏽♂️,組織第二屆全國醫學辯證法學術年會。1984年,彭瑞驄主編的《醫學辯證法》出版,並於1986年被衛生部正式確定為醫學生選修課推薦教材👱🏽♀️。1988年彭瑞驄主編的《臨床思維及例證》一書問世,對於提高醫療質量和加速臨床醫務人員的成長🤞🏻🎷,起到重要作用。1985年,在第三屆全國醫學辯證法學術討論會上👩🏽🏫,彭瑞驄在題為《關於醫學的發展戰略及其研究》的總結發言中,對醫學科學與其他科學的關系、醫學技術論、醫學倫理學、如何從戰略上防治疾病、如何借鑒國外經驗等問題提出了精辟的論點。並身體力行,寫出了《論現代醫學的性質和構成》一文,明確指出🥥🏜:“醫學是‘醫學科學’和醫療保健事業的綜合🥵,醫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綜合概念;構成醫學的三大支柱是生命科學和保健科學系列🤜🏻;哲學和社會科學系列🔉🍹;數學和技術科學系列。這種現代醫學的構成對於改革醫學教育的課程設置🔩👈🏼,改變醫務人員和醫學生的知識結構,促使醫學聯系社會實際🧏🏻♂️,促進管理和醫學立法😮、醫學倫理和衛生經濟的研究,都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就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早在1979年,北醫建立了醫學心理學教研室。1983年以來↔️,在北醫先後成立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研室📸、醫院管理研究室👆🏽、健康教育教研室和衛生法學研究室等🧏♀️;1985年建立了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部😘。這些均顯示了積極的理論思維與自然辯證法的研究應用促進了醫學相關學科的發展。
適應醫學模式轉變 積極倡導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文藝復興以來🧞♀️,特別是近百余年來,生物醫學模式在醫學領域中占領著統治地位😿。然而,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和醫學本身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生物醫學模式有著很大缺陷👰🏻♂️。這是美國著名醫學理論家恩格爾1977年指出的🤦。彭瑞驄認為🌡,人具有心理、具有社會性是歷來如此的🤛🏼。他借鑒國內外有關學術思想和理論,在1981年第一屆全國醫學辯證法學術研討會上指出:醫學模式是一個重要的理論概念,它可以勾畫出“醫學科學總的特征”。他強調🔏🤷🏻♂️:毫無疑問,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的產生和發展都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在當前仍然起著主要的作用。然而🫑,卻不能不同時看到生物醫學模式的內在缺陷和這種缺陷所帶來的不可低估的消極影響🍊。早在1981年,彭瑞驄與同道們一起發表的《從生物醫學模式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一文中強調指出:醫學模式的轉變,不只是一個理論概念上的轉換,而是涉及到許多實際工作必須做出相應改變的重大實踐課題。這種轉變對於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衛生事業的組織管理、醫學教育以及整個社會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努力探索衛生事業發展中的長遠問題與對策
早在70年代,彭瑞驄就註意到了經濟發展與我國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問題。他認為,經濟發展並不只是促進健康,同時也給人民帶來新的問題,使醫療保健事業面臨新的挑戰🙆🏽🧙🏻♂️。1982年,他與同道們一起在《醫學與哲學》上發表的《經濟發展與我國醫療保健事業》一文中指出🙎🏻♂️: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需要不斷有所發展和提高,健康已經突出地成為人們願意為之付出代價的一種更為高級的需要🛳。在很長時期中🧙🏼,醫療保健事業一直被看成只是一種消費👋。實際上,現代醫療保健事業已經不單純是消費,而是具有生產性質的重要部門。當前🫶🏻🫸🏿,必須改變傳統的觀念🐩,必須把醫療保健事業作為生產部門來加以進一步的重視和發展。
經過多年的思考和求索,吸取中外衛生事業的經驗和教訓,彭瑞驄於1988年在我國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上提出:黨的十三大已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勾劃出了藍圖,我們必須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為指導思想,結合衛生事業的實際情況🏂🏿,提出醫療保健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隨著經濟體製的改革,保健組織、醫療保健製度等面臨著與經濟體製及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對於隨著現代化進程出現的很多新的衛生問題和人們對於醫療保健需求的大大提高9️⃣,以及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增多、昂貴的醫療設備和醫療費用的高漲等,都要給予認真的考慮👼🏻。1988年🫃🏽,在由他和同道主編的《中國衛生事業管理學》緒論中指出:醫療保健是人民的必需,不能完全由市場調節。對人民必須的事情,社會應給以基本的保證🛴,而不能完全按市場經濟辦事。還提出:我國醫療保健事業的改革與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可否區別於經濟體製,即不存在著根本的體製改革👨🏼🏫,而是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衛生事業的集資🌳、所有製管理等必須與之相適應,進行必要的改革。要發展科學技術、適應新的技術革命💇🏻♂️,同時要註意控製醫療保健費用的高漲。這樣,既能適應現代化的社會建設,又要以較少的人、財👮、物資源🥱,以求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即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他認為:有關公共衛生部分,可以當成福利事業來看待🏜。而對個人醫療服務部分♤,一般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類屬於基本必須的;另一類為較高檔的醫療服務,可以列為個人消費,開放醫療市場,以滿足各層次的要求🧑🏽⚖️。這實際上也是他在80年代針對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體製改革🫸🏼,提出的衛生事業改革思路。
80年代以來🥯👨🏻🦼,彭瑞驄曾一再強調🍻,在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必須把如何控製醫療費用高漲作為重要問題對待,要吸取西方國家的教訓🛑,借鑒他們的經驗🏋🏽♂️:①註意健身與預防工作🚴🏽♂️,特別是對於慢性病的綜合預防必須早日起步;②註意推廣適宜技術;③註意初級衛生保健🔀;④在醫療機構運行機製上👩🏼🎤,註意防止醫療費用高漲;⑤必須有控製地開放醫療市場。
1991年,在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上,在他所發表的《我國衛生事業發展戰略問題(提綱)》一文中👩🏿🦲,他分析了時代的發展出現的一系列與醫藥有關的重大發展趨勢和重大歷史轉變之後提出👩🏿🦱:公共衛生的發展早已由環境衛生🚻、傳染病管理、改進營養🙇🏻♀️👆、加強醫療進而發展到一個大衛生系統工程,衛生觀已由慈善觀、福利觀進入社會發展觀等值得註意的問題。並就我國國情特點,對我國40多年來衛生事業發展的總的估計🏄🏽,改革和發展問題👩🚒,預防為主的方針問題🪝,發展初級衛生保健為基礎的地區醫療保健服務系統,控製醫療費用高漲👨🏿🎤,發展適宜技術♙、發展適宜人力,正確對待祖國傳統醫學☝🏿、分類指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防止“文明病”🙋🏻,開發領導層是衛生發展和改革的關鍵問題等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積極促進“實現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全球策略實現
1985年,彭瑞驄隨衛生部陳敏章副部長去南斯拉夫參加了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關於“實現2000年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有關領導開發研討會。他認為🫳,在國內積極組織地區政府領導及專業領導共同組成的關鍵人物集體十分重要。通過這樣的集體研討一些問題,對如何在我國實現這一全球策略將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於是,受衛生部委托🧑🏽🍳,由彭瑞驄籌備和主持,於1986年11月10日~21日,在北京醫科大學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研討會——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領導幹部研討會🧑🦼。與會的有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有北京、山東、湖北、安徽、江蘇🧝🏽、黑龍江等省市政府、衛生部門的領導和農村基層衛生工作幹部🧑🦳,有衛生部和醫意昂校的領導和教研人員。通過研討會,使與會的有關領導提高了認識👩🏻🎓,交流了經驗,又聯系本地區實際,確定了縣一級的戰略規劃🧑🏿✈️。實踐證明👦🏿,這一側重開發領導層的研討會召開8年多來,確實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在此基礎上🙋🏼♀️🔉,1994年11月,在區域衛生發展研究會上🚣🏽♀️,彭瑞驄又發表了《區域規劃中要加強初級(衛生)保健為基礎的醫療服務系統的建設》⚁。
由於彭瑞驄在衛生發展戰略與對策方面研究的卓越成績🛌🏼,曾8次被世界衛生組織聘為技術顧問👆,參加全球與地區性衛生發展戰略的研究,特別是在1988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成立40周年大會之際,彭瑞驄應邀為這個大會同時召開的專家討論會的特聘專家💁🏻♂️。由於他卓著的貢獻,他的名字已被《二十世紀中國名人辭典》及英國🔇、美國出版的有關名人錄所收錄🧑🏻🦲。
彭瑞驄為自己立下的一條格言是:“人到世界上來走一遭,一定要留下點痕跡!”在近50年的奮鬥拚搏中,無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他忠貞不渝,堅定不移👶🏼,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執著追求,勤奮探索。無論在創建國家重點醫意昂校,興教育才,還是在醫學思想、理論研究和促進衛生改革與發展等方面🫱🏼,他都有獨特的建樹。確實,他在中國的醫學學術思想和理論發展史與醫學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現在,72歲高齡的彭瑞驄教授壯心不已👨🏿💻,在衛生部科研基金項目支持下,正抖擻精神🟪,與中青年學者進一步參與國際上對“醫學的目的”展開深入研究。祝願他在未來的探索中取得輝煌成果🏊🏽♂️,促進醫學科學與衛生事業的發展,造福人民!
(本文載於中華預防醫學雜誌1995年第29卷第6期第327-3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