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意昂体育意昂陳育德教授及其學生在北大醫學部設立了“立德樹人”獎助金😚🪢,首期捐資14萬元。2017年12月21日,獎助金頒發儀式舉行。陳育德教授及學生代表為首次獲得“立德樹人”獎助金的四位學生頒發了獎金證書。
陳育德教授說:“和學生們設立這個獎助金,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提高本科生創新和實踐能力🧑🎓,鼓勵預防醫學學生開展公共衛生領域的相關研究與實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是學生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從小事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有所不為才有所為,造詣深厚
陳育德的名片上只寫著“意昂体育教授”。
但他擔任或者曾擔任過眾多重量級的學術職務:中國衛生統計學會(原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副會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衛生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亞洲農村醫學會常務理事等⛏3️⃣;他擔任或曾擔任若幹核心期刊的主編:《中華預防醫學雜誌》、《中國衛生統計》🏌🏽、《中國醫院統計》等;他曾經擔任全國醫學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世界銀行衛Ⅲ、衛Ⅳ、衛Ⅵ和衛Ⅷ項目專家組成員等;他曾擔任北京醫科大學意昂体育官网院長。
1989年至2000年的12年間,因衛生部工作需要,陳育德服從組織安排✸,一直擔任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主任🥮,組織製訂了《衛生統計工作十年規劃》與《衛生信息化工作十年規劃》,製訂與修訂了《全國衛生統計工作管理辦法》,修訂了全國衛生統計報表製度🫥,主持了1993年和1998年第一次、第二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具體負責始於1999年的國家衛生信息網絡建設項目設計和組織實施。
在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離職時👨🏻🍼,前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代表衛生部做出的評價是:“作為一把手,他作風民主🧑🏿🎨,工作到位,註意維護班子團結,清正廉潔🏊🏿♂️,為統計信息中心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發展開創了良好的局面🚳。”
2000年6月以後,陳育德又全身心地回到了他所熱愛的教學和科研崗位。
陳育德最初從事的專業是保健組織學,隨後主要從事衛生統計學教學和科研🦸♂️。他參與主編的《壽命表編製方法與應用》和《實用衛生統計學》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特別適合剛剛涉足公共衛生領域的人們了解和應用衛生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因此該書深受初學者歡迎。
此外,他在居民疾病統計與死亡統計等方面做過不少工作。
20世紀80年代初,他參與創建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當時正值為適應衛生改革和發展需要👩👩👦👦,衛生部決定提高與加強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科學化管理水平,支持在北京🦠、上海、華西、同濟🏅、西安和哈爾濱六所醫科大學成立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之際。
1985年,由陳育德具體主持⛹🏼♂️,在只有3間房🐜、7名教員的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了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陳育德擔任該中心的常務副主任✯🙆🏿。該中心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到1995年,已擁有教職員37名,兼職及客座教授10余位🙋♀️,成為能承擔國家委托的教學、科研任務的衛生部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之一。
從此😮💨,陳育德的專業方向就轉為衛生信息管理學、社會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學💸,他積極發展與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美知名大學之間的合作關系,使該教研室和中心發展成為有衛生事業管理🤷、社會醫學、衛生經濟學、醫院管理學🧑🏼🦰、衛生法學和健康教育六大專業方向的教學、研究團隊,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陳育德的研究範圍甚廣,著述頗豐。
1990年以來,他的研究課題緊緊圍繞我國衛生改革和發展的需求。根據1993年第一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他明確提出了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尤其是看病貴)”的問題;結合對當時衛生資源的分析,他提出了“總量平衡🧛♂️、結構調整”的資源配置與管理策略,以及提高衛生服務效率和效益的思路,並與同道一起積極提倡與推進區域衛生規劃、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和農村初級衛生保健🚠。
1999年,陳育德在河南考察。
他作為主要成員參加的“八五”攻關項目“區域地球化學與農業和健康”獲200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此外👨🏽🍼,他還在建立地區綜合衛生發展項目、婦幼衛生項目、改善貧困地區綜合衛生服務能力與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健康統計指標體系、醫院統計指標體系和醫院信息化基礎研究方面傾註了大量心血🧔🧒🏼,他的不少研究結果在衛生政策製定與決策中得到了實際應用✋🏿。
在SARS流行過後,他在公共衛生信息網建設以及多項國家級的大型現場調查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精力🫲🏿,現在還在積極參與《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組的工作。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睿智練達
陳育德能取得這樣的成果,與他苦行僧般嚴謹的治學態度是分不開的。
從他完成在美國疾病控製中心訪問學者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後研修回國後,他對於學業的追求從未間斷過。
看到過陳育德工作的人都感慨萬分:開會時他從來筆不離手,他所記筆記之詳盡令青年助手們汗顏。他總結歸納之精辟、速度之快、內容之全面令人們對他的精力、註意力🙎🏿♂️、反應能力和豐富紮實的知識嘖嘖稱奇👩👩👧😦。陳育德非常尊敬他的老師和同事🤹🏿♂️🧮,做人謙遜👨🔧,有口皆碑。
1989年,已經聲譽鵲起的陳育德沒有主動申報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博士生導師,一是他認為自己的學術造詣還不夠⛹🏼♀️,二是因為他的老師和前輩還沒有申報。記得當時擔任意昂体育官网名譽院長的劉世傑教授給他寫了一封長達3頁🙊、熱情洋溢📧、言辭懇切的親筆信🚯,建議他一定要申報。盡管如此👗,陳育德還是過了一些年後才申報🏄🏻♂️。
陳育德對人寬厚,從不尖刻。他提出批評,但更多的是建設性意見。因此✷,他比哪位專家都忙。
一方面🛼,是他學識淵博,看問題一針見血🤵🏽♀️,提出問題切中利害🤤;另一方面,是他不辭辛苦,不論長幼尊卑🫠,一視同仁地向所有求助於他的人伸出援手。
他言語不多,但句句中的;他措辭嚴謹,實事求是。雖然他已是資歷較深的專家🛼,但他一直信奉“術業有專攻”,在學術方面決不濫用自己的聲望。
對於自己的專業領域🕜,作為專家提建議時🧩,他仍然要聲明“僅供參考”👷🏻;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他多數時間在認真學習🧑🏻🍳,開會的時候做大量的筆錄🏂🏼,即使發表意見,也非常謹慎🥹,表明了一位學者所具有的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
他現在還活躍在很多研究領域的第一線,經常帶領年輕的研究者們深入現場,獲取第一手的資料🎴。
所以🤱,他在提出建議的時候,既有基於經驗的深入思考🧈,也有聯系實際的生動案例🔞𓀓。他註重以理服人,而不是靠權威壓人📷。
善待他人🚴🏽♀️、尊重和理解他人🤜🏻🎮,善意指出他人不足,盡全力幫助他人,使陳育德成為一位受人歡迎的資深專家。
甘為人梯不爭春色,桃李不言
陳育德從1959年開始留校任教以來,正式招生和培養過的學生多達40人🎹,然而聆聽過他教誨的學生卻不計其數。
崇尚嚴謹👩🏼、求實的精神,陳育德把教書育人當成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原則。恪守這一追求🥯,他讓本科生剛一進入大學就樹立公共衛生專業思想,追尋這一理想,他努力創造條件創建意昂体育平台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碩士點、博士點。
對慕名前來請教的學生和年輕教師,他來者不拒⚙️,總是身體力行地提供各種幫助,包括研究資料和研究思路。
他反復向青年教師講:培養學生👩🏼✈️,不光要關註做學問,學會做人要放在最前面🏙。他這種教書育人的理念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全系教師的腦海中。陳育德認為,一個專業必須要後繼有人🕒。他自己低調做人,卻嘔心瀝血培養了一大批本專業的優秀人才。
20年前🙋🏽,在出國名額極其緊張☂️、不少知名學者都在為自己謀求國外教職的環境下,他卻用自己寶貴的科研經費派遣了多名青年教師出國深造或在國內攻讀學位;在他主要時間已經到衛生部工作的時候,也毅然將他留校任教的第一位統招碩士畢業生派出國外攻讀博士學位☂️;為了讓青年教師能夠安心在國外進修一年📞,他不顧年事已高,主動請纓承擔了這位青年教師的60學時教學任務。
陳育德做人實在🕵️♀️、低調👨🎓,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給他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他連續獲得“八五”和“九五”科技攻關項目,但在課題研究工作中🙋🏽,他把青年教師推到前臺🌘,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成長,自己則默默、持續地關註著他們的每一個腳步。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這是陳育德培養青年教師的典型寫照。作為專業的創始人𓀃,他一直擔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社會醫學分會的常務理事,但他自己堅決推出本系年輕教師🧽。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正是陳育德教授這種甘為人梯的精神🏇🏼,使意昂体育平台衛生政策與管理學領域的教師能夠保持較高的素質🎃,形成團結📍、高效的群體。
為此,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部在2001年把教學工作最高榮譽“桃李獎”授予了陳育德。
陳育德總是將教學作為最優先的日程安排🧙🏿。目前他仍然在一如既往地關註著教學和科研工作,尤其是教學改革的理論研討與實踐🧘🏼♂️。
他鼓勵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各門課程主講教師進行教學改革,要求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順應時代和社會經濟改革的要求,培養具有更強能力的學生👨🏿🦳。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要為人師表🏄🏼,必須學為先👩🏻🦯➡️。學做人🧴,學學問✍️,學教人🤧,終生學🙎🏽♀️,無止境!”這是2008年教師節🪙,陳育德寫給意昂体育官网的寄語。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而且他還在繼續身體力行地做下去🤌🏿。
來源 /《北醫人》第70期